当大家谈起炒股杠杆收费
奥地利
,大家想到的是什么?是
奥地利巧克力杏仁蛋糕
、
维也纳煎牛排
?还是
维也纳美景宫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抑或是
奥地利帝国
、
奥匈帝国
?以及
奥地利近现代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
展开剩余97%其实今天的
奥地利
早已失去了曾经叱咤风云的样子,沦落为一个欧洲并不出众的小国。但曾几何时,
奥地利帝国
的辉煌照耀着欧洲大地,它也曾威慑一方
而终结
奥地利帝国
的历史事件正是著名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
,被终结的奥地利也通常被我们称之为是
奥匈帝国
!
作为一战
同盟国
一方的奥匈帝国,不仅参加大战,推动大战,毁灭于大战,更是“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而这正是咱们本期的主要内容,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奥匈帝国和奥匈帝国的一战
奥匈帝国(1867-1918)
所谓
奥匈帝国
就是
奥地利帝国
历程当中比较独特的一段时期,因其内部民族问题,主要是
匈牙利
人闹独立,因而奥地利皇帝折中了以下,
改组奥地利帝国为奥匈帝国
换而言之,奥匈帝国有两组成部分:
奥地利帝国
与
匈牙利王国
。所以奥匈帝国就成为了欧洲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的
立宪制二元君主国
。
当时在
1867年
,奥地利帝国统治者(主要是王室)为了防止匈牙利再次独立,遂签订
《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
正式改组为
奥匈帝国
从此
匈牙利
方面获得了高度的自治权,但奥地利君主仍在兼任匈牙利国王,所以两部分“分而不裂”,成为
政合国
。
当然自从1867奥匈帝国建立后,其内部矛盾和外部危机就没能停止过,持续的衰落始终困扰着这个古老国家,最终奥匈帝国统治者萎了改变现状,将势力伸进了
巴尔干半岛
在当时欧洲局势下,
奥匈帝国
又跟
德意志帝国
、
俄罗斯帝国
组建了著名的“
三皇同盟
”(详情参见
三皇同盟,奥匈帝国的危中求变——奥地利简史25
)
而伴随着俄罗斯帝国的退出,后来刚刚统一的
意大利
取代俄国加入了
德奥联盟
,遂成为了著名的“
三国同盟
”(详情参见
三国同盟,奥匈帝国开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奥地利简史26
)
为了对抗德奥意的同盟国,欧洲的
英法俄
也组建了
三国协约
对抗,由此一战前夕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形成,只需一点火星就可引爆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
无疑续上了一战的导火线,而因涉足巴尔干而引起民族问题的奥匈帝国也在1914年遭遇了
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最终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索
(详情参见
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的雪上加霜——奥地利简史27
)
最终奥匈帝国被卷进了一战,而一战最后也摧毁了四大帝国:
奥匈帝国
、
德意志帝国
、
俄罗斯帝国
、
奥斯曼帝国
奥匈帝国因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所以在1918年战败后解体。解体后,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和
匈牙利王国
在其废墟上建立,成为了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
当然奥匈帝国残余领土上还建立起来了
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等国;还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给继承了。
最终奥匈帝国这个多民族国家被多民族给瓜分建国了,奥匈帝国彻底消失于历史长河当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咱们就熟悉多了,很多喜爱历史和军事的朋友对它的研究甚至不亚于专业研究人员,所以咱们本期也不必讲得太细
一战始于
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
以
萨拉热窝事件
为借口
对塞尔维亚宣战
(所以咱们说奥匈帝国是一战的一大推手,此言不虚)
随后奥匈帝国的盟友——
德国
在
8月1日对俄宣战
;
8月3日
德国又以法国飞机入侵为借口
对法宣战
。
协约国
方面也很快做出反应:
1914年8月4日
大英帝国
对德宣战
。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就此全面开始
而一战最终结束于
1918年11月11日
同盟国全面投降,这场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因其背后是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不可调和矛盾,所以最终牵连全世界,成为了一场世界级的大战
所以一战其实是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发展过程当中的矛盾大爆发,是
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
、
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
秩序划分不对等
的背景下,
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参战方分为两部分:
同盟国方面
: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意大利王国(后期加入协约国)
;
协约国方面
:
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希腊王国
等
一战的奥匈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有
三对矛盾
:
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
法德矛盾
:
法国
因普法战争败于德国失去了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法国人迫切渴望报仇雪恨,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重新树立欧洲霸主的声望;而
德国
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为争夺霸权极力扩充军备
英德矛盾
:
英国
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不愿任何国家急剧膨胀威胁大英帝国世界霸主地位;而
德国
则想取代应该树立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俄奥矛盾
:
俄奥
之间主要是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双方都想争夺对巴尔干地区的霸权,以加强自身实力
而因为
俄奥的矛盾
,注定了
奥匈帝国
跟
俄罗斯帝国
在利益上的不可调和,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从俄奥矛盾开始,即
巴尔干战争
和
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奥匈帝国出于利益和报复的双重心理,对塞尔维亚宣战,正式开启了一战
而俄国出于对巴尔干利益的考虑紧急动员,援助塞尔维亚对抗奥匈帝国。最终在同盟国的推波助澜之下,这场为争夺巴尔干的危机转变成为了
世界战争
也由此开启了欧洲战场上的三条战线:
西线
:比利时、法国北部、德、法边境一线,
英法
对
德
作战。
东线
:波罗的海南岸到罗马尼亚一线,
俄国
对
德、奥
作战。
南线
:巴尔干战场,
奥匈
对
塞尔维亚
作战。
三条战线当中,西线和东线是主线。而西线战场又对战争起了决定性作用,所以德国人跟英法的战争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而整个一战也分为了
进攻(1914年)
、
僵持(1915年-1916年)
和
反攻(1917年-1918年)
三个阶段
而神奇的事情来了:作为点燃巴尔干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经历者、一战推动者的奥匈帝国,竟在一战的三个阶段中都打出了“战五渣”的战绩
不仅奥匈帝国战绩不显,并且其存在感也是不强,远远比不上两次大战期间出尽了风头的德国人,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奥匈帝国的一战
其实整个一战期间并非
奥匈帝国
不强,奈何队友
德国
太耀眼,加上奥匈帝国自身的“旧伤”。使得奥匈帝国在一战当中存在感不强
根据传统的观点:
奥匈帝国本身就是奥地利帝国衰落、妥协后的产物
,虽说全盘继承了奥地利帝国的遗产,但其
内部矛盾
依旧存在甚至变本加厉
奥匈帝国咱们知道是个
多民族国家
,其境内几十个民族分布错落,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占据人口50%以上,这就使得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内部团结凝聚力不强,没有主心骨
尤其在
欧洲拿破仑战争
之后,欧洲各个民族普遍觉醒,民族主义盛行一时,各个奥匈帝国境内民族纷纷要求脱离奥匈帝国建立
独立的民族国家
在此背景之下,
匈牙利
的贵族们闹得最欢,也最“不服管教”,而本就衰朽的奥地利帝国也没有余力进行强硬通知,遂在1867年跟匈牙利妥协,改组成为了
奥匈帝国
但奥匈帝国(奥地利加匈牙利)是给了匈牙利人很大特权,安抚了匈牙利贵族的情绪,但更多其他民族则毫无此等待遇,也就是说在加强匈牙利人特权的同时加深了对其他民族的压迫
最终
奥匈帝国内部民族危机频发
,此等危机之下,奥匈帝国本想通过扩展在
巴尔干
的势力完成内部整合,谁知巴尔干反而将奥匈帝国拖入泥潭
在一战开始后,奥匈帝国虽大、国力也不弱、军队也不少,但其内部毫无“团结”二字,如此军队怎能有战斗力?
在这里给大家讲个细节:据说当时前线的奥匈帝国军队因民族众多、成分复杂,所以军官跟士兵们交流的时候,往往只能知其大概,因为奥匈帝国内部通行语言就达十余种
而这些个军队士兵在跟自己人交流尚存困难,更不用说跟德国打配合了,因为德语对他们来说更为陌生,甚至不如打手势来得方便
由此咱们一窥奥匈帝国当时的战斗力。如果说战场上的问题尚且只是
战术问题
的话,那么奥匈帝国内部贵族、当权者、地方势力的不和,就成为了它的
战略失误
西线的战场咱们暂且不说,就东线对俄国作战的战场和南线对巴尔干的战场而言,尽管奥匈帝国主要打的是俄国,但俄国在巴尔干也有不少小弟的,而这些小弟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斯拉夫人
而
奥匈帝国
境内的(南)
斯拉夫人
尤其对奥匈帝国不满,所以早在战争开始前这些民族就一直不安分,想要“投奔”在巴尔干半岛建立民族国家的“同胞”们
而战争一开打,往往出现的就是军官带着整编制的部队逃跑至巴尔干诸国甚至投奔对面战场,其原因还是
奥匈帝国内部的民族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一战下来,光是奥匈帝国军队中逃跑的人员就达80万之巨,加上失踪的、不明的,人数直达上百万!
如此内部的离心离德,奥匈帝国虽大,能扛得住几时?之所以奥匈帝国还能跟俄国打得有来有回,是因为当时俄国内部也不省心,因为后来咱们知道俄国直接
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了嘛
至此,奥匈帝国在一战的惨败至最终瓦解的结局已经注定,唯一还在拖延时间的就是奥匈帝国强大的盟友——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的战争
1914年10月29日
奥斯曼帝国
加入
同盟国
阵营,在东线巴尔干半岛地区开战。11月初,奥匈帝国正式入侵塞尔维亚。
1915年是一战的僵持阶段。这一年的4月,原属同盟国阵营的
意大利
突然倒戈,和
协约国
签订了《伦敦条约》并对奥匈帝国宣战,正式加入了协约国。
1916年被誉为一战的决定之年,一年内出现了三次大型陆上战役:西线的“
凡尔登战役
”、“
索姆河战役
”和东线俄军的
夏季攻势
(
布鲁西洛夫攻势
)。
而为了对付东线俄国的
布鲁西洛夫攻势
,奥匈帝国没少掉头发,对夏季攻势的作战应对也成为了奥匈帝国为数不多的出场镜头(被誉为是
一战以来
奥匈帝国
最大的危机
)
1917年一战发生转折,协约国转入反攻:
美国
正式参加对德作战;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用“以工代战”的形式加入协约国阵营......
同时
俄国
内部相继爆发“
二月革命
”和“
十月革命
”,推翻了腐朽的沙皇俄国,建立了布尔什维克政府,并宣布退出一战,这让捉衿见肘的奥匈帝国缓了一大口气
1918年初美国总统
伍德罗·威尔逊
提出“
十四点和平原则
”,随后德军在西线开始发动攻势但遭遇惨败,法国方面开始反攻,同盟国的末日来临
9月29日保加利亚向协约国投降
;
10月31日奥斯曼土耳其也投降
;
11月3日奥匈帝国最终扛不住也宣布投降...
11月德国内部相继发生起义,德皇
威廉二世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被迫宣布退位逃往荷兰,
11月11日德国正式投降,一战宣告结束
伴随一战的结束,日薄西山的
奥地利帝国
最终落下了帷幕,
奥匈帝国
彻底瓦解,
奥地利
历史从此开启了新阶段......
那么一战战败后的奥地利受到了怎样的制裁?奥地利还能缓过气来发展国家吗?今天的奥地利国家究竟跟一战后的奥地利共和国有何渊源?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炒股杠杆收费,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发布于:天津市